我的文章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书感悟
Owen  • 更新于 2024-4-25  • 阅读 4

在旅行的路上读完这本书,对于这本书可以给出4分的个人评价。这本书没有高深的理论,可以说是一本回忆录,文笔比较平淡,但是整本书最令我佩服的是作者对待孩子那种细腻的情感。全书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生活,阅读,学习,品格,心理,沟通六个部分。

阅读

优质的家庭教育应该充满许多“润物无声”和“无心插柳”的过程。

看到这里,其实书中教育孩子的诸多方法有许多并不适合自己的家庭,但是教育孩子绝不能只是学校老师的职责,孩子的思想萌发的过程需要家长刻意的引导,但是这种刻意又不能让孩子察觉让他们产生抵触心理。在孩子小的时候要抓住一切机会锻炼孩子的能力,当然想要锻炼孩子也需要家长有一定的高度,家长更应以身作则,多多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学习

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就正处在学习生涯的蹒跚学步阶段。所有的学习活动对他来说都是新的,需要一点儿一点儿地养成,许多欠佳的表现都是因为学习陌生内容所带来的困难所致。

人本来就该在学习中不断犯错、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并慢慢长大。所以,请把孩子的一切表现都看作是成长中的正常表现,耐心等一等他吧!

因此,在孩子上小学阶段,家长要把注意力放在学习兴趣的培养上。而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在小学阶段,至少是在四年级之前,更多的是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每学科每年度的知识量其实并不多,一张A4纸就能将一学期的内容整理完成。 孩子在刚入学的阶段出现的一切表现都是成长中的正常表现,孩子出现跟不上的情况,我们更多的是应该让自己更加的耐心,耐心的等待孩子的成长,切记过多和孩子着急生气,过多的负面情绪会直接导致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

品格

如果孩子第一次做事出现错误,家长就迫不及待地指出来,孩子只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相反,家长用温和的方式来处理,孩子就会理智地思考自己的行为,对他的成长会更加有利。

就算她勉强待在家里写作业,效果也不会很好。与其这样,不如让孩子放松放松,回来后再专心地去完成作业。如此,孩子既玩好了,又不会在小朋友面前丢面子,还会提高学习效率。

自制力是优秀的品质,但是它是反人性的,逆墒增的,我们大人都很难拥有强大的自制能力,更何况孩子。虽然我们给他规定了学习的时间,学习的任务,但有时孩子玩心起来的时候,过多的勉强还不如放松后的专心效率高。家长真的需要终身学习,家长的高度决定孩子的水平,发现孩子的问题,帮助孩子解决,捕捉孩子的点滴,利用鼓励让孩子进步。

一是我们要及时发现孩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孩子解决,比如前面说到的那个爸爸发现孩子对“单位”不重视,便及时想办法解决;二是我们要捕捉孩子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说出来鼓励孩子,比如我先生就从女儿作业全对这件事上做文章。

心理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爱、接纳、肯定、赞赏、尊重,如果这些渴望能被满足,他们的言行就会比较正常,否则就会出现偏差。

重点就是让孩子的内心渴望在现实生活中就得到满足,而不需要去网络上寻找。而且,预防的目的是尽早养成好的习惯,而不必等着坏习惯养成了才去纠正。

这个时候家长应该从过去指导者的角色变为陪伴者和引导者。要允许孩子以自己的方式长大,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总之,在生活中缺少肯定和鼓励的孩子容易沉迷于网络,那些除了学习就没有别的课余生活的孩子也容易沉迷于网络。

现在互联网可以说已经是属于基础设施了,互联网可以说已经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生活时间,让孩子远离互联网是不可能的,家长需要做的是应该引导和鼓励,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充足的爱和满足感可以让孩子不用到网络中去寻找,这可以从源头减少孩子沉溺网络的可能。

对待孩子应该像是一位朋友,无论多小,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心理,不用把我们认为对的东西一直不断的加到他们身上,就像作者说的,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爱、接纳、肯定、赞赏、尊重,当这些能被满足时,他们的言行就会比较正常。换句话说,当孩子的言行出现偏差的时候,我们家长不妨反思一下孩子内心的那份渴望是否被满足。

沟通

虽然礼物并不值钱,但是顾老师内心已经感受到了女儿对她的爱戴和尊敬,老师的心应该也是温暖的。给老师送这样的礼物,老师对女儿的印象能不深刻吗?

这也是作者让我觉得她本人情感细腻的一部分。放到现在的社会环境,甚至会出现直接让孩子给老师送钱的情况。我们过多的埋怨社会没有人情味,其实深处其中的每个人都把那份细腻的情感隐藏起来了。

张老师出了一个非常好的主意,就是要我们家长买一些小玩意儿,送到她那里,她会在孩子们取得进步的时候,用她自己的方式作为奖励“颁发”给孩子们。我和几位家长都觉得非常好,家长会后立即着手去办这件事。

教了我一个方法,就是让我跟女儿一起画一棵大树。女儿早睡一个晚上,就在大树上画上一个漂亮的果子,或者画一朵美丽的花朵。

其实这个方法在许多大V公众号中也被推荐,就比如憨爸就专门设计了许多有趣的表格,鼓励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在亲子关系里,父母和孩子沟通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重要的都不是形式,而是最终的效果。

看了几个书评说作者是高级的凡尔赛,作者的孩子成功成为北大的高材生,作者回忆的故事自然就是成功者的历史。但这些书评却让我不以为然,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一本书能够让我们家长依葫芦画瓢的去培养,去教育孩子,书中的所有方法都是作者和她的孩子相处的形式,而我们想要的却是那份最终的效果。博览群书才是良策,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形式才是我们看书的目的。

David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Curabitur vel neque non libero suscipit suscipit eu eu u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