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章 每天10分钟养成阅读好习惯
Owen  • 更新于 2024-12-4  • 阅读 9

我家果果上学第一天,我和他约定了一个计划,就是每天早晨要晨读10分钟。我和他说,这样坚持下去,你不用付出很多时间就可以和你好朋友一样认识很多字了。这里有个背景就是,在和他好朋友出去玩时,他发现好朋友可以熟练的读出游乐场里面的广告和招牌,当那个小朋友能说出各种设施都分别叫什么名字的时候,我都甚至从我儿子的眼神中看到了羡慕和崇拜。在这样的一个契机下,外加上每周麦当劳菠萝派的诱惑,小果果居然将晨读这件事坚持了3个多月了。

这一切看起来是好习惯的养成,但其实这样的习惯是依靠奖励来驱动的,当孩子发现只要读了就有菠萝派,他也就不会关注文字本身了,句子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拼音确实越练越熟,但是生字依旧是生字,句子也读不明白。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改善孩子阅读效果的呢?首先,调整阅读材料是一定要的,更换更加有趣味的内容一定会激发孩子阅读的意愿的。除此之外,我发现了一个在父母圈、鸡娃圈,经常被提到的一个方法——“337读书法”。

什么是337读书法?

第一个3:选择三种体裁,包括古诗词、文言文、现当代散文。
第二个3:每种体裁精选3篇文章,这样就精选出9篇文章。
数字7:以7天为一个周期,在周期内阅读选取的9篇文章。

这个方法的关键是让孩子能够大声朗读培养语感,不需要强制要求背诵,而且在7天内读完9篇文章,每天的任务量不是很大,也有利于让孩子坚持下去。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家的学习情况来自己定制,体裁也不一定是这三种,也可以是名言警句、好词好句、成语、英文短句等等,每种体裁选取的文章也不一定是3篇,可以根据孩子的意愿来上下浮动。7天的阅读周期也同样可以做出适度调整,比如有的父母会根据背诵目标来更换:需要背诵下来的片段,背熟即可更换,需要熟读的片段,读熟或者7天更换。

真的有必要让孩子开始早读吗?

先说我的结论,强烈建议没有开始早读的孩子开始
为什么这么说,我有三点原因:
第一,早读的性价比极高
根据我家实践的情况,从9月初开学到现在,孩子坚持了将近3个多月时间,这期间不包含六日及假日。从阅读效果来说,并不是非常好,我在前面也说过,孩子会出现出工不出力的情况。那为什么还说性价比极高?

你还真别小看这10分钟,我家坚持早读的这段时间,孩子上学拖拉的情况确实是有效改善。拖拉的时间都用来读书了,再磨蹭就彻底迟到了,他才不愿意让老师当众批评那。
这3月下来,孩子的拼读拼读能力有很大的进度,虽然读句子、断句子的能力还是差些,但是见到长句几乎没有畏难情绪了,可以将句子拆开一字一字去读了。这些能力的提升,除了每天10分钟的早读,我平时并没有额外花费时间去鸡娃,孩子大人都没有很痛苦,是不是性价比极高。

第二,相对无痛的养成习惯
一般家庭上学期间早上的时间是比较紧张的,能够早读的时间在10-30分钟左右。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能有15-20分钟的专注已经非常不易了。所以家长完全不用追求早读的时间长短,10-15分钟就可以了,这样孩子坚持起来也是非常容易。

坚持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每天只花10分钟的时间,每周积累下来就是50-70分钟的时间。如果你真的每周固定找出50-70分钟的时间,让孩子去朗读,去认字,孩子也一定会因为时间过长而放弃甚至抵触。

第三、提早的完成课内背诵内容
我小的时候最触头的就是背诵古诗、古文,那时也没有预习的习惯,老师讲到需要背诵的课文时,留下背诵的作业都是我最犯愁的内容。现在想来,做好预习确实可以让背诵变得没那么困难,功利性的来说,利用“337阅读法”去做早读,完全可以让孩子在平时就能将背诵这部分内容的分数拿到手。对于初中或是高中生来说,省下的时间可以更多的分配给自己相对薄弱的科目。

结语

一转眼孩子都上小学了 ,只有自己真正开始关注教育时才发现,原来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教育体系侧重的是整体一致,但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孩子需要个性化的教育,但这部分内容只能由家长来主导完成。

所以,我又又又开始写公众号了,这个号从18年开始,写了停,停了写。没时间是最大的借口,肚子里没有货才是真的。教孩子成长的过程,孩子也是自己的老师。想要养成一些好的习惯,最困难的也许是开始,他开始笨拙的阅读,我开始笨拙的写作,一起感受成长的快乐。

David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Curabitur vel neque non libero suscipit suscipit eu eu urna.